寒假期间,智能学院领导班子持续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入剖析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落实学校“五问五答”,主动开展对标对位,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矢志扛起A档学科的责任担当,主动开展与一流高校的联建共建,与一流企业的科教联合。形成合力与互补优势,开辟新领域与新赛道。
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哈工程智能学院夏桂华教授荣膺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此次共有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奖夏桂华教授介绍夏桂华教授是我国船舶数字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取得多项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工信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5项,获软件著作权13项,近五年发表论文57篇。他主持的...
11月17日至11月23日,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迎来首次国际评估工作。11位来自全球控制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组成评估组,以国际标准衡量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质量,以国际视角全面分析学科发展,帮助指导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其作出“国际优秀”的评价。
寒假期间,智能学院领导班子持续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入剖析发展的目标与方向,落实学校“五问五答”,主动开展对标对位,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矢志扛起A档学科的责任担当,主动开展与一流高校的联建共建,与一流企业的科教联合。形成合力与互补优势,开辟新领域与新赛道。
2023-02-202月17日何梁何利基金2021和2022年度颁奖大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哈工程智能学院夏桂华教授荣膺2021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此次共有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奖夏桂华教授介绍夏桂华教授是我国船舶数字与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取得多项开创性研究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工信部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35项,获软件著作权13项,近五年发表论文57篇。他主持的...
2023-02-1912月22日,第六届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会议(ICNAME2022)暨第二届国际船舶自主航行技术高端论坛在线上召开。来自俄罗斯马林内特行业中心、俄罗斯海运及港务总公司、俄罗斯交通大学、乌沙科夫国立海洋大学、印度尼西亚泗水理工学院(ITS)、中国航海协会、中国船级社、上海大学、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武汉理工大学、大阳城电子娱乐网址的11家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著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会议。会议围绕智能船与...
2022-12-29报告时间:2023-03-18 09:00:00
会议地点:61#5123
线上会议ID:862892205
举办单位:智能学院青年科协
报告时间:2023-02-21 18:00:00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
线上会议ID:806-677-854
举办单位:大阳城电子娱乐网址青年科协
报告时间:2023-02-19 09:00:00
会议地点:61#5123会议室
线上会议ID:
举办单位:智能学院智能系统研究所
报告时间:2022-12-31 19:00:00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
线上会议ID:163-373-496
举办单位:大阳城电子娱乐网址青年科协
报告时间:2022-12-15 19:00:00
会议地点:腾讯会议
线上会议ID:507-870-300
举办单位:大阳城电子娱乐网址青年科协
在解决真问题中实现技术创新,在创新成果转化中发现新的问题去攻克。40年间,团队在重大科研攻关的锤炼中总结出了敢想、敢为、敢赢、求真、求实、求严的“三敢三求”科研文化,并逐步诠释了勇闯科研“无人区”,在国内首开长航程自主水下无人平台研究先河,引领水下无人平台发展的“三敢”团队文化,以及深耕技术“新高地”,突破水下无人平台总体优化、自主控制等关键技术的“三求”科研信念。
...2016年,杨柳获得光学专业博士学位,加入先进舰船导航与航海保障技术团队,从事惯性仪表与惯性测量方面的研究工作。“想要真正解决我们目前面临的工程上的关键技术问题,基础研究才是核心”杨柳说。杨柳自博士期间从事量子光学领域的基础问题研究,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a,Optics Express,Physical Review A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今年是大阳城电子娱乐网址李倩老师工作的第8个年头。8年来,李倩老师一直在船海导航先进装备领域默默深耕,致力于“国之重器”的工程化应用与前沿技术的研究,同时努力将学术前沿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入课堂,赋予课程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船海导航领域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20年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经历了自动控制实验中心到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再到智能工程实验教学研究中心的变革;见证了实验中心从校级到省级、省级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飞跃。智能工程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实验教师王显峰,正是实验中心20年变化的见证人和贡献者。
...李冰与教学团队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加强传统自动化专业与“智能+”的交叉拓展,将5G技术、混合现实、数字孪生技术等引入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开发中,利用船舶航行姿态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课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不管学生身在何处、什么时间,都可在“海”中航行,为创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插上智能翅膀。
...